查看原文
其他

啥规矩?这里请客不收礼!

张庆栋 王怡岚 当代江西
2024-09-28

“请客不收礼”的石城,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?好风气从何而来?让我们走进石城,一探“免礼”新风背后的“石城故事”。


在我国很多地方,婚丧嫁娶、祝寿乔迁等喜庆场合,主人设宴款待,宾朋随礼贺喜本是礼尚往来的民风民俗。
但现在随着礼金不断攀升,请柬满天飞,变味的人情支出日渐变成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,让不少群众头疼不已。
不过,在江西石城县,这些年却有着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——只请客,不收礼!在这里,亲朋好友之间,无论何种宴请都不送礼不收礼,“人情负担轻,文明新风浓”的良好氛围不断显现。
“请客不收礼”的石城,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?好风气从何而来?让我们走进石城,一探“免礼”新风背后的“石城故事”。
村民在“请客不收礼,节俭办宴席”宣传板上签名。温京燕/摄
01
仲夏时节,漫步“中国白莲之乡”石城,阵阵清风拂面而来,嫩绿的小荷从水中钻出,清新而又脱俗。
石城是千里赣江的发源地之一,这里客家文化源远流长,在长期的传承中保留了众多客家传统习俗。
“客家人热情好客,也很注重风俗礼仪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石城人也曾为人情所困,谈礼金色变。”赣江源镇秋溪村村民赖德良用两句话概括了以往的景象:家家有本记账簿,还不完的人情债。
记账簿就是礼簿,记录人情往来。过去,石城县尤其是石城农村,婚丧嫁娶、过寿乔迁、升学满月等等,都少不了摆酒席、请吃饭。
酒席场面不小、规格不低,吃酒席的也不能空手上门,必须送礼金,礼金金额还得和酒席规模成正比。自家摆酒时都来了哪些人,给了多少礼金,要一一记录清楚,下次人家再摆酒邀请自己,就得把礼金增加一些再还回去,这样才算懂礼数。
吃不完的酒席,送不完的礼。高田镇高田村村民魏月旺算了一笔账:2011年,收入3.3万多元,人情支出6000多元,人情支出占收入比近五分之一。
正常的人情往来开支不小,操办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,花费就更是直线上升。屏山镇亨田村红白理事会会长、退休老干部黄小红说:“以前,石城办一个葬礼平均要四五天,酒席要摆上数十桌,加上风水先生、洋鼓洋号、纸扎布景、墓地等,花费数万元司空见惯。”
“打肿脸充胖子,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。内心里大家都有怨言。”黄小红说。
一面是相对薄弱的经济社会发展底子,一面是不断攀升的礼金数额和酒席规模,如何改变群众经济收入不高人情负担过高的现状,成了当时石城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。
村民们空手赴宴。温京燕/摄
02
上世纪90年代,石城开始在一些会议或公众场合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净化风气、厉行节俭,引导群众接受“请客不收礼、节俭办宴席”的新风尚。
屏山镇长溪村退休老党员赖德水是石城首个奉行“请客不收礼”的人。1997年,在给自己举办70岁寿宴时,赖德水在请柬里留下一句话:“来了即是心意,喝酒不必送礼。”
据长溪村村民回忆,当时许多村民都心怀疑虑,仍然习惯性包了红包。但赖德水一一记录在册,待宴席一结束,便将礼金一一登门退还。
犹如一颗石子入水,激起阵阵涟漪。“赖德水请客没收礼”迅速在周边村庄传开并引发热议,有人批评赖德水“坏了规矩”,但更多的人夸赞他“化繁为简,方便生活”,并在办事请客时也开始效仿赖德水不收礼。
同年,在老党员、老干部的参与带动下,长溪村成立了赖氏宗祠祠委会,祠委会成员首先带头“请客不收礼”,随后在宗祠后裔中推广,并要求亲朋好友带头响应。
“请客不收礼”的新风从长溪村吹到镇里,吹向全县。石城顺应民意,因势利导,陆续出台《石城县全面推进“乡风文明行动”工作方案》《石城县深化“请客不收礼、节俭办宴席”移风易俗改革实施方案》等,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带头示范。
同时,结合客家宗祠维系亲情、传承文化的特性,创新建立了“党建+宗祠+乡风文明”模式,通过发动宗祠成员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、老干部等人言传身教,让“请客不收礼”的文明新风成为群众自觉和社会共识。
“免礼范围从祝寿、升学、开业,逐步延伸到乔迁、结婚、丧事等所有类别,不收礼对象则从非亲戚逐步扩大至联系不密切的亲戚,直到面向所有宾客,”石城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通过乡贤的自主发起,形成乡规民约,党委政府宣传引导,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和榜样引领,最终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共识,这就是石城的逻辑和经验。”
请客不再收礼金,人人落得一身轻。2011年后,“请客不送礼”开始风行全县,甚至于周边一些县(市、区)的乡镇也受到影响,涌现出许多“请客不收礼、节俭办宴席、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”的生动故事。
快板说唱免礼新风。温京燕/摄
03
相较于“请客不收礼”,如何刹住铺张浪费的宴请之风更为不易。
石城在建立完善移风易俗制度体系的同时,充分用好监督和自治两种“武器”:
针对党员干部,办宴前要求其向纪委监委、组织部门报备,承诺“请客不收礼、节俭办宴席”,相关操办情况列入个人廉政档案,接受监督检查;
针对村民群众,将“节俭办宴”纳入村规民约,全县155个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监督作用,及时发现并制止请客收礼、大操大办等现象。
数据显示,近年来石城平均每场酒席节省1.8万元以上,每户每年随礼支出减少6000元以上。
良好社风民风的养成非一日之功,如何做好移风易俗“下半篇文章”更考验治理的智慧。近年来,石城深化打造“石城免礼”新风品牌,让新风尚不断占据百姓精神高地——
免大摆宴席的“礼”。坚决反对餐饮浪费,在餐饮企业中推行“小份菜”“标准套餐”等,倡导理性适度消费,着力减少餐饮浪费。在农村倡导“以茶代宴”,利用米茶这一当地传统美食被广大群众接受的特点,推广“煮茶宣讲”,利用“米茶议事”,倡导“喜事吃茶”。
整婚丧嫁娶的“礼”。印发《婚丧礼俗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》等规范性文件,坚决抵制高价彩礼,倡导低彩礼、零彩礼、婚事新办、婚事简办。积极探索丧事简办,引导群众用追思会、告别仪式等新形式代替传统葬礼。
倡乡村善治的“礼”。试点推行“网格化+积分制”治理模式,将“婚丧简办”“乐助善行”等文明事项量化为52条积分指标,同时以积分兑物、评先评优等方式作为激励,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,推动乡村善治。
少了金钱味,多了人情味;减轻了负担,纯粹了关系。石城虽“免礼”,却让客家人质朴纯真、厚道实诚的本色进一步彰显。
2023年,石城丰山乡河田村党员王永根的儿子娶媳妇。作为年收入超30万元的产业大户,王永根家的喜事却办得非常简单:零彩礼,没放鞭炮,酒席摆了11桌,烟是20多元一盒的普通烟,酒是自家酿的谷烧酒,菜是乡村厨师做的农家菜,每桌加上烟酒花费才400多元。亲友热热闹闹上门,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仪式。
当被问到“家里有条件为啥不大办宴席”时,王永根说:“其实,人人都向往简单、纯粹的人际关系,大摆宴席带来的人情负担搁谁都不愿承担,现在民间有好风气,政府有好政策,人情高消费自然就没了市场。”

来源:当代江西
原创荐读↘
毕业典礼开成“演唱会”,背后有何深意
“南昌造”盾构机凭啥出海
王韶:从九品文官到一流武将的逆袭
谷村:文脉绵延
从生态好“颜值”到经济好“价值”

“金鸡”怎么孵“金蛋”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当代江西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